|
专题策划:改革开放 进口专业音响品牌在中国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很多进口专业音响品牌在国内已经走过38年,为中国专业音响市场带来了世界领先的技术、产品和理念,可以说,中国音响灯光行业今天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这些进口品牌以及代理商的贡献。推动中国音响灯光行业前进的那些人那些事,不应该被忘记。

  国外专业音响品牌与代理商为何“相爱相杀”?

  改革开放,国外专业音响品牌涌入中国。三十多年来,国外品牌借经销商之力在中国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其经销商功不可没。经销商们也视能够拿到国外品牌的代理权为荣耀,将之视为自身实力和行业地位的象征。如今,有些国外品牌频繁更换代理商,甚至抛弃经销商直接进入中国市场,曾经一度密不可分如今却逐渐分道扬镳。他们“相爱相杀”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太平宝迪的总工程师刘紫林,他深耕行业多年,见证了国外专业音响品牌进驻中国的发展史,对国外品牌商与代理商之间的运营关系颇有了解,并为我们揭秘了国外品牌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变化。

  香港优势不再 国外品牌长驱直入中国市场

  音响是时代的舶来品,专业音响的引进带来了中国演艺事业的欣荣发展,通利琴行、音响顾问都曾在那个年代风靡一时。改革开放初期,互联网还未发展起来,信息的不顺畅导致音响行业获取资料的渠道比较单一。“相比大陆,香港有着先天的地理区位优势,信息渠道也更加开放,因此几乎所有的国外品牌都是借道香港代理公司继而拓展大陆业务。”刘紫林谈道。

  改革开放的触角愈发深入到内地产业,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改变了以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获取产品资料,并且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到国外观展甚至是参展,这种天翻地覆的改变使得香港的优势不复存在,此外香港也同样面临着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产品经由香港再转出口的贸易机会也越来越少。”刘紫林坦言。曾经红极一时的例如通利琴行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纵观香港留下来的总代理也是屈指可数了。

  香港的桥梁作用不再重要,很多品牌代理就由香港公司逐渐转为国内公司,目前很多国外品牌的(中国)代理权都是由中国大陆公司来做,少数留下的香港公司也日益本土化,甚至现在很多品牌厂家取消代理环节直接进入国内销售。

  而国外专业音响品牌通过代理商进入中国市场后,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欧美国家对中国市场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直接造成了国内代理权的变更。典型例子有东汇与EAW。

  管理观念异同 品牌与代理商分道扬镳

  中国与外国存在原生的文化差异,而且,国外品牌与国内代理的管理理念也不尽相同,因为很难在一些管理方式上达成一致,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断交。

  国外大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流程化管理制度,流程化管理可以让企业责任严明,每一个步骤都细化到个人,这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和服务质量都有显著帮助,但是流程化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正是因为责任细化到每一个个体,在一些事情的推进过程中反而会显得非常死板。公司企业规模宏大,有些流程却繁琐,进口专业音响品牌在中国都存在这样的通病,事情的推进有时需要跨越重重环节才能得到解决,这种工作效率有时是十分低下的。“有些事推来推去,邮件转发来转发去,很长时间没有结果。而像我们国内总代理都是自己认真负责地做事,抓住重点,简化流程,主动负责去做好每件事,这个是非常大的区别。”刘紫林对此谈道。

  而相比国外,中国的做事方式则讲究人情世故,这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是十分不解的。外国人搞不懂中国人的酒桌文化,中国人看不惯外国人的流程刻板。文化差异、管理方式的异同都直接导致了“分手门”的爆发,不少国外品牌纷纷更换代理权。

  松散利益捆绑 自主经营互相竞争

  改革开放初期,国外专业音响品牌对中国市场是陌生的,拓展费用和运营成本很高,不得不说,最开始国外品牌和代理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最开始国外品牌单枪匹马不顾中国市场特色化的国情,必然会遭遇水土不服。显然,国外专业音响品牌靠代理商做开路先锋是十分明智的,但是国外品牌和国内代理商之间只是简单的利益捆绑关系,并没有建立“非我不可”“离我不行”的紧密关系,因此一旦中国的总代理把它的品牌运作到一定规模以后,它为了寻求更高的销售额或者更换代理或者收回自己经营,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和更大的自主权。在积累了一定资源客户后,国外品牌这种“过河拆桥”对于代理商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用“又爱又恨”形容国外品牌和国内代理之间的关系十分贴切,他们依靠彼此都获取了所需的利益,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十分拧巴的。刘紫林谈道,“国外品牌既怕代理商做得太好又怕做得不好。”可见,国内代理商做得很好“功高盖主”对于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掌控是有威胁的,更是怕翅膀硬的代理商和自己有资格谈条件,当然做得不好更是怕没有利润可匀。正是这样的复杂利益关系决定了国外品牌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不稳定。

  为了寻求更高利益,不少本土厂家已经不甘做国外品牌的代理“傀儡”,他们已经从最开始的代工生产甚至是模仿转为自主生产。自2000年开始,国内不少专业音响品牌凭借原始积累获取的第一桶金开始自主品牌的推广,近些年,中国专业音响品牌开始在重大项目中亮相,中国民族品牌更是在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纵观近些年,国产专业音响品牌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其和国外品牌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刘紫林谈道,“这主要体现在高端市场方面,例如,扬声器单元及扬声器箱,国外每个品牌几乎都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研发团队,并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产品优势十分明显。其次,国产品牌的产品一致性需要加强,简单的产品拆分销售相比系统集成的整套产品其获利空间更小。这些差距就要求国产品牌加强研发,要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发展瓶颈。”

  来源:音响灯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