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以“创新场馆设计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高端建筑设计大师的演艺场馆设计国际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该论坛与2023国际音视频智慧集成展同期开展,旨在推动行业间的交叉融合,促进我国演艺场馆设计创新及高质量发展。论坛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主办。
莅临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先生(线上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孟建民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先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建筑师陈雄先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先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孙一民先生;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华南设计中心主任兼北建院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黄捷先生;
此外还特别邀请到国际著名法国建筑师、都市设计师、艺术家、普利兹克奖获奖者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先生,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总裁、伦敦英国建筑联盟学院设计研究实验室(AADRL) 创始人Patrik Schumacher(帕特里克·舒马赫)先生等。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先生;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志钢先生;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日飙先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原副司长、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会长王树平先生;深圳工务署、中孚泰文化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谭泽斌先生等机构代表。
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祁斌主持。
▲主持人:祁斌总建筑师
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冒着台风莅临参会,表示热烈地欢迎和感谢!本次论坛面对创新场馆设计的挑战与机遇,邀请行业领军专家分享宝贵经验与深刻见解,通过与会各方深入互动交流和探讨,期待推动我国演艺场馆设计迈向新的高度,共享智慧,共创未来。
主旨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先生
▲何镜堂院士发言
何镜堂院士在线上为本次场馆设计国际论坛致辞,他说本届论坛为建筑师群体搭建了一个建筑、科技、人文跨界交流的平台。建筑这门学科和其他门类不同,和艺术不同,它是技术和艺术真诚地结合,是艺术的科学,又是科学的艺术。建筑师既要懂得作为科学家、工程师所必须懂的逻辑分析能力,也要有艺术的、文化的一面,不断创新场馆设计。何院士希望未来涌现出更多的设计师,为我国设计出更多高质量的建筑。
▲广州国家版本馆
何镜堂院士与大家分享了他最近的作品:广州国家版本馆。这是一座融合中华文化典藏与现代时代精神的建筑,旨在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设计灵感源自传统殿堂建筑,巧妙地将岭南山水与人文情怀相融合。馆内设计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传统和序列特征,同时呈现出园林式格局,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
主旨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孟建民先生
▲孟建民院士发言
孟建民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创新和高质量设计是场馆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紧跟潮流,结合技术和艺术,是场馆设计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人文关怀和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积极倾听用户需求,创新设计手法,打造独具魅力的场馆空间。
▲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
孟建民院士分享了他的作品: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这个建筑外观是一个极简三角形,采用两座倾斜向上的巨型石碑设计,表达沉重的纪念分量;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将纪念堂放在水下,并通过错落的窗格呈现战斗场景,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走进历史;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使用GRC复合材料一层层叠色,赋予建筑厚重感,进一步强调了对英烈的庄严纪念,同时整个建筑也是对人文关怀的一种表达。
主旨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先生图片
▲庄惟敏院士发言
庄惟敏院士在致辞中首先分享了他刚刚完成的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创作感受。国家版本馆中央本馆的设计制约因素较多,环境融合和生态修复是创作的出发点。同时,建筑形制也是特别有挑战的课题。尊重千百年锤炼下来的中国文化传统,并创新性融合时代特色和发展需求,这是文化自信基础上的守正创新。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庄院士指出,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我国剧场及观演建筑发展迅猛,引发了剧场空间变革,建筑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大胆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观演需求。另外,舞台表现技术条件不断进步,舞台装备技术的发展变化,催生新的观演认知,需要在更高层面认知观演空间设计。最后,庄院士提出,当下设计技术、工具方法处于发展创新潮头,超越了以往在设计层面上对剧场设计的认知和习惯,对演艺场馆设计带来了更广阔的创意空间,需要迎接挑战,紧跟发展步伐。
庄院士鼓励与会者畅所欲言,分享最新成果。剧场作为观演建筑的特殊类型,在建筑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责任重大。本次会议是建筑界的一次盛会,凝聚了众多智慧与才智,期待更多优秀作品的涌现,为建筑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精彩。
嘉宾致辞: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先生
▲朱新村理事长致辞
朱新村理事长谈到中国是演艺场馆建设最多的国家,但也是闲置最为严重的国家,原因之一是功能过于单一,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一个好的建筑不仅需要建筑设计师,同时还需要好的建筑声学设计,以及现代的科学技术配置。三者统一才能够融合满足观众和演员的需要。
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主办的深圳国际音视频智慧集成展体现了演艺场馆建设最新的科技发展,场馆设计国际论坛更是一次跨国界、跨行业、跨专业、跨学科的活动。演艺场馆设计分会将始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坚持业态模式的创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为全产业链全专业的设计分会。
嘉宾致辞: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会长王树平先生
▲王树平会长致辞
王树平会长讲到今年4月1日由分会主办的演艺场馆建筑高端学术研讨观摩会在杭州成功举办,一百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共同创造了一场真正意义上跨专业融合的国内研讨学习会,关注度达到6万多人次。本次国际论坛更进一步,邀请国内院士、大师和国际知名建筑师共聚一堂。这也说明场馆设计的重要性和时代赋予的新生命力。
分会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前,将提升产业结构升级、链条优化、价值拓展,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适应沉浸体验、智能交互等趋势,加强标准、内容和技术装备的协同创新。发挥分会全产业链结构的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文化融合,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场馆设计中,增强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服务高品质生活需求。
嘉宾致辞: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志钢先生
▲王志钢副会长致辞
王志钢副会长在致辞中介绍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一直以来积极促进行业内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技术交流活动和行业展览,致力于提升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场馆建筑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动、城市形象的提升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期待本次论坛聚集院士大师的智慧,探索创新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推动场馆设计与时代潮流的融合,创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作品。
嘉宾致辞: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日飙先生
▲陈日飙会长致辞
陈日飙会长指出,深圳不单是经济先行示范区,同时也是科技之都、创新创业之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和演艺产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演艺场馆是一个从艺术到技术来说都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建筑类型,每个场馆的诞生都要经历策划、设计、建设、试营业等全过程,需要投资方、设计方、设备方以及施工方和运营方等多方共同合力完成。论坛的主题聚焦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令人期待。
论坛报告
【论坛报告第一场】
▲主持人:景泉副总建筑师
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筑一院院长景泉主持。
主题报告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先生
报告题目:观演建筑的在地性表达
▲报告人:赵元超大师
赵元超大师以观演建筑的在地性表达为题,探讨了当代观演建筑如何把过去未来浓缩在当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城市的作品。借助对汉堡音乐厅等国外建筑的考察经历以及对国内观演类建筑历史沿革的思考,进一步提出了观演建筑设计是对城市内核精神的提取与塑造,是与土地的一次恋爱。
▲延安大剧院图片
▲延安保育院大剧院
▲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
报告通过讲解近些年来主持的延安大剧院、人民大厦改建工程、延安保育院大剧院、浐灞保利大剧院、沣西文化艺术中心、山西潇河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等多项独具特色的建筑实例,向我们传达了观演建筑在地性表达的内在精神。从单体建筑关注城市节点从静态场地到活力场所,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从人文建筑到山水城市,唯有尊重城市,建筑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主题报告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孙一民先生
报告题目:体育场馆厅堂质量控制与优化
▲报告人:孙一民大师
孙一民大师以“体育场馆厅堂质量控制与优化”作为本次论坛的分享主题。首先将演艺场馆与体育场馆对比,从工程造价、声学问题、结构形式、运营模式、采光需求、通风需求、弹性使用的可能性等角度诠释体育场馆设计中的特别之处。
▲体育场馆厅堂质量控制与优化
▲武汉大学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
▲广州南沙体育馆
他还结合其团队近些年在体育建筑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与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从大空间容积调控、大空间机械辅助自然通风、场地风速精准控制、大型屋面天然采光四个维度,提出体育场馆物理环境适应性设计的策略手段。
最后在中南大学体育馆项目实践中,重申在低造价的条件下实现体育场馆对声、光、热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对高性能高标准的设计质量的追求是演艺建筑和体育场馆类建筑的共同目标。
主题报告人:法国建筑师、都市设计师、艺术家;普利兹克奖获奖者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先生
报告题目:城市的诗意-文化场馆营造
▲报告人: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先生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先生作“城市的诗意-文化场馆营造”主题分享。他对其团队近十余座全球各地文化观演建筑进行讲解,提出了文化建筑创作要充分考虑当地国家的文化背景,使得建筑与城市环境相辅相成,最终实现量体裁衣的建筑风格这一观点。
▲卢森堡爱乐音乐厅
▲苏州文博中心
▲上海上音歌剧院
包赞巴克先生提出文化建筑在城市中扮演地标的角色,在建筑创作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位置、体量和造型在城市中的影响,以此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他的创作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创造出与自然和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作品。进而为城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和理解所在城市的文化特色。
【论坛报告第二场】
▲主持人:徐宗武总建筑师
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徐宗武主持。
主题报告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建筑师陈雄先生
报告题目:多元·活力演艺空间的实践与思考
▲报告人:陈雄大师
陈雄大师做了“多元·活力演艺空间的实践与思考”主题分享。他提出观演建筑与体育馆相结合的模式,打造多功能的综合性场馆。从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当代体建筑,其逐步与剧场相结合,规模不断发展,用途更加多元,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性。他从大空间的复合使用、多种功能空间组合、全天候的循环利用三个维度总结分析了体育建筑和演艺空间的关系,并提出综合性场馆的设计要素:场地、视线、座椅、配套功能、荷载预留、机电预留、声升学设计。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顺德区德胜体育中心
▲深圳机场卫星厅
另外他进一步对顺德区德胜体育中心、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深圳机场卫星厅和猎桥变电站四个项目创作过程与设计思考进行了分享与介绍。在“顺德区德胜体育中心”项目中充分利用场馆内的建筑空间实现演艺功能,充分利用场馆间的灰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形成演艺新空间。在“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项目中实现了城市生活新载体。在“深圳机场卫星厅”项目中其空间得到多义的使用。在“猎桥变电站”项目中作为城市公共设置,将其屋面打造成公共活动演艺空间。
在报告的最后,陈雄大师提出“处处皆剧场,人人可艺术”,把文化演艺活动融入更多的日常空间中,构建表现创新精神和城市活力的诗意而温暖的多元空间,以体育+文化+科技创新等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主题报告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华南设计中心主任兼北建院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黄捷先生
报告题目:从大到小——文化观演建筑创作二十年
▲报告人:黄捷总建筑师
黄捷总建筑师做了题为“从小到大——文化观演建筑创作二十年”的主题分享。他将近现代的文化公共建筑和中世纪的宗教建筑类比,认为二者均是传统城市居民的“精神场所”。接着提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就是一种带有城市文化色彩的邀请方式,当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相遇,就产生了更多的与人交流的机会,是市民交往的聚集场所,社会片化的城市共享平台。那么,文化公共建筑作为“诗意空间”寄托着居民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景。
黄捷总建筑师还对自己团队近二十年的十余座文化观演建筑进行了讲解,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用心设计的建筑态度。基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现代科技这三点,寻求文化+科技相结合,激发城市活力的文化公共建筑设计之路,进而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化、生活化,把文化公共建筑融入城市日常生活中去,建构表现文化创新精神和城市活力的当代“诗意空间”。
【论坛报告第三场】
▲主持人:郑勇总建筑师
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郑勇主持。
主题报告人: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总裁伦敦英国建筑联盟学院设计研究实验室(AADRL) 创始人Patrik Schumacher(帕特里克·舒马赫)先生
报告题目:Concert Halls as Civic Spaces for Shared Experiences
▲报告人:Patrik Schumacher(帕特里克·舒马赫)先生
舒马赫先生认为每一个大城市都需要一个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演艺场馆是理想的中心城市地标,有助于提高城市公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19世纪的欧洲,歌剧是19世纪最引人注目、最具节庆性质的艺术形式。许多著名的歌剧院仍然可以给当代的剧院设计很多启发。Gottfried Semper在德国Dresden(德累斯顿)为Saxon State Opera(撒克逊国家歌剧院) 歌剧院建造的大楼。该歌剧院见证了Richard Wagner(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的三场首演。
他还指出一个伟大的文化地标建筑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最重要方面:
1.一个宏伟富有表现力的外部标志,以及形成一个宽敞的户外广场空间。
2.优雅的室内公共大厅空间,以及更亲切柔和的幕间休息空间。
3.一个壮观的、令人惊叹的歌剧表演大厅,用来聚集大量观众,同时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沉浸体验。
如今剧院与19世纪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当时歌剧院主要面向精英机构,现在对所有人都开放,观演建筑真正成为了共享体验的市民空间。此次演讲他首先展示了19世纪欧洲歌剧场馆的历史亮点,以对比他们的设计作品是否能匹配或在艺术性和地标性方面超越历史作品。同时,他展示了以往突出的建筑成就,如巴库艺术中心以及长沙梅溪湖艺术文化中心等。舒马赫先生表示对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兴奋和自豪,并渴望事务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主题报告人:中孚泰文化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泽斌先生
报告题目:剧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谭泽斌董事长
谭泽斌董事长的报告阐述了剧场缺乏活力的现状、剖析制约行业发展的原因,将行业缺乏专业市场定位研究、”文化地标“的标准需要重新定义、剧场功能缺乏创新等因素;尝试提供解决方案,包括定位研究、功能研究与设计、运营成本规划等方面。
他分享了若干案例,如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音乐厅增加5~10%的成本,实现了一个剧场变成3个甚至4个剧场用的多功能性;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剧场用的茉莉花瓣为意向,是陶瓷做剧场装修很成功案例;成都城市音乐做了冰芙蓉反声罩的创新,打造声学效果一流的音乐厅。
现场设计交流
报告结束后黄捷、卢向东、祁斌、徐宗武、景泉、郑勇、谭泽斌、Patrik Schumacher(帕特里克·舒马赫)八位建筑师以及现场的专家和参会人员就场馆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场馆建筑观摩
7月19日,本次2023“演艺场馆设计国际论坛”组织了2场场馆建筑现场观摩研学活动,分别是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主创建筑师-严迅奇)、蛇口海上世界文化中心(主创建筑师-桢文彦)。
本次论坛活动的指导单位: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支持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深圳市勘察设计协会;协办单位:中孚泰文化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音视频智慧集成展 (深圳) 组委会。